7 月 1 日至 2 日,番禺区南村镇东片社工站联合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“岐黄惠乡” “百千万工程”突击队、交通工程学院团队及番禺区第六人民医院在陈边村、草堂村开展“文化赋能健康,青春助力振兴”“南村百草香,银龄健康行” 系列活动,通过中西医义诊、药材科普、非遗体验等多元形式,为乡村长者送上健康服务炒股软件排名前十名,更让中医药文化在联动中激活新生机。
宗祠里的药香与墨香交响曲
7月1日下午,陈边村陈氏宗祠内,一场 “传太极之韵,饮养生之茗” 的活动拉开序幕。番禺区第六人民医院中医专家通过“望闻问切” 为30余位长者定制诊疗方案,血压血糖检测区同步提供饮食运动指导,将“生物——心理——社会” 医学模式融入乡村健康服务。
为村民提供义诊
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学生成为活动 “生力军”,在凉茶制作区,他们搭起“药材科普角”,讲解金银花、夏枯草的清热功效,手把手教村民配制凉茶,当日分发80余杯;中医药文创区,“药材拓印”“香囊刺绣” 吸引了12名儿童用艾草、薄荷等药材创作,让传统文化以 “可触摸” 的方式扎根童心。最热烈的场景出现在太极展示环节,非遗传承人行云流水的招式引得72岁的陈婆婆主动加入,“社工还给我录了教学视频,回家能慢慢学。” 她笑着说。
制作凉茶
趣味课堂里的养生智慧课
7 月 2 日,草堂村草堂公园的 “沉浸式健康课堂” 延续热潮。大学生队员用20余种中草药标本对照图,讲解土茯苓、桂皮的药用价值,还结合“山药炖粥健脾”等生活实例,发放《家庭常用药材手册》32份。“蔬菜套圈” 游戏将山药、黄瓜等食材与养生知识结合,长者套中后需说出对应食疗方才能兑换,让 “药食同源” 理念在笑声中传递。
识别药材
蔬菜套圈
有奖竞答环节,“清热解毒的黄色花瓣药材” 等问题源自现场讲解,长者抢答正确率超80%;文创手工区,68岁的李伯在扇子上绘制药材图案,“这是会‘说话’的药材书!” 他的作品成为活动中文化传承的生动注脚。
文创区域,参与活动的村民在扇子上绘制药材图案
青春与银发共绘振兴图景
据悉,两场活动累计服务村民70 余人次,不仅提升了长者健康监测率与中医药知识知晓率,更通过“社工站资源链接+高校专业赋能+ 医院技术支撑”的模式,形成“诊疗-体验-学习”服务模式。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突击队将凉茶制作、文创设计等转化为惠民服务,让青年力量在乡村振兴中找到实践支点。
文/图:番禺融媒记者 钟世伟 通讯员 韦海
倍加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